小兒便秘是什么 原因、癥狀、診斷、治療
時間:2017-08-09 17:20:29
便秘是指大使干硬,隔時較久,通便時有困難。
本病主要表現為糞使堅硬,排出困難,無每天一至二次的排便,有時由于糞便擦傷腸粘膜,而使糞塊表面附有少量血液或粘液,排便時肛門有痛感,嚴重者可導致外痔或直腸脫垂,使秘日久者,常有精神、食欲不振。
嬰兒自出生后即使秘者,應注意與先天性巨結腸鑒別,對兒童患者也應和神經性及器質性梗阻鑒別。必要時應作直腸指檢,如能觸及大量硬糞塊,隨后排出大量糞便,癥狀亦隨之消失,可排除器質性梗阻。
現代醫學認為飲食量不足,消化后殘渣少,日久營養不良、腹肌腸肌瘦弱張力低,可導致頑固性便秘;或食物成分不適宜,蛋白質多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,腸內容物發酵少,大便干燥,次數也少;食物過細,缺乏渣滓,也容易便秘;腸道功能失常,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習慣,未形成排便條件反射,腸肌松弛而便秘;缺少體力活動,常用瀉劑灌腸或患佝僂病等,都能使腸壁肌肉無力,功能失常而便秘。
現代醫學治療本病,主要是改善飲食的內容和習慣,訓練排便習慣,必要時可于臨睡前服用瀉劑。用小片肥皂條或開塞露注入肛門,均可刺激肛門,引起排便。
中醫認為小兒習慣性便秘多因腸燥津虧所致,由于過食辛熱厚味,胄腸積熱,或熱病之后,耗傷津液,腸道燥熱,津液失子輸布,不能下潤而大便干結,難于排出.也可因病后氣血兩虧,氣虛則大腸傳送無力。血虛、津少則不能滋潤大腸,使大便排出困難。(王駿或)
- ( 查看評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