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ong id="5dhmd"><progress id="5dhmd"></progress></strong>
      1. <var id="5dhmd"></var>

      2. <small id="5dhmd"><button id="5dhmd"></button></small>

        首頁 > 疾病百科 > 兒科疾病

        脫肛是什么 原因、癥狀、診斷、治療

        時間:2017-08-09 17:21:02

        脫肛是直腸粘膜或直腸和部分乙狀結腸脫出于肛門之外的病癥,小兒較成人多見,尤多見于1一3歲小兒。疾病早期,小兒排便時有粘膜自肛門脫出,便后自動縮回。久脫后須用手托回,以后在患兒哭吵、走路、多站、咳嗽后即易脫出?;純鹤杂X有下墜感及排便不盡的感覺,排便次數加多,如大便于結,解便時因用力更易脫肛。如直腸脫出較久不能復位,則可發生充血、水腫、潰瘍及出血,致使復位發生困難。

        脫肛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嬰幼兒直腸呈垂直位,沒有骶骨有效的支持,體弱兒童括約肌群收縮力減弱,如經常發生便秘腹瀉、百日咳、包莖等病使腹內壓增加,便可發生脫肛。

        根據病史及體檢可作出脫肛的診斷。直腸指檢可發規肛門括約肌松弛,囑患兒取蹲位用力排使后可見到脫出之直腸粘膜。

        現代醫學對脫肛的治療一般采取保守療法。除治療引起脫肝的疾病外,予以加強營養,培養定時大使習慣,避免蹲位排便。對保守治療無效者用酒精注射療法,但此法較痛苦,如穿刺不準,可造成直腸壁局部壞死。

        祖國醫學認為肺與大腸相表里,故脫肛與肺和腸道疾病有關。脫肛的原因為小兒稟賦贏弱,如長期腹瀉、脾胃虛寒、中氣下陷、久咳肺傷、液燥腸干等,均可誘發脫肛。(時毓民)

        贊一個, 人贊過

        標簽閱讀:脫肛

        用戶評論:

        脫肛是什么 原因、癥狀、診斷、治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