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ong id="5dhmd"><progress id="5dhmd"></progress></strong>
      1. <var id="5dhmd"></var>

      2. <small id="5dhmd"><button id="5dhmd"></button></small>

        首頁 > 中草藥大全

       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- 補陽藥

        時間:2017-06-11 11:44:26

        名稱:菟絲子

        類別:補益藥

        拼音:TU SI ZI

        拉?。?/strong>Semen Cuscutae

        別名:菟絲實、吐絲子、黃藤子、龍須子、蘿絲子、纏龍子、黃蘿子、豆須子 

        藥用部位:成熟種子

        菟絲子

        藥材性狀:本品呈類球形,直徑1~1.5mm。表面灰棕色或黃棕色,具細密突起的小點,一端有微凹的線形種臍。質堅實,不以以指甲壓碎。氣微,味淡。

        產地: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

        采收加工: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。曬干,打下種子,除去雜質。

        菟絲子

        性味歸經:溫;甘;歸肝、腎、脾經

        功能主治:滋補肝腎,安胎,明目,止瀉。用于陽痿遺精,尿有余瀝,遺尿尿頻,藥膝酸軟,目昏耳鳴,腎虛胎漏,胎動不安,脾腎虛瀉;外治白癜風。

        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9~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適量,炒研調敷,或酒浸涂。

        禁忌:陰虛火旺、陽強不萎及大便燥結者禁服。 

        臨床應用:

        1、治腎虛體弱,包括陰虛陽虛,但較常用于補腎陽。菟絲子平補而不峻猛,配其他助陽藥如補骨脂、杜仲、鹿茸等治遺精、早泄、腰酸背痛、小便頻數等腎陽虛證,仍有較好效果,方如菟絲子丸。此外,慢性腎炎而有腎虛腰痛者,在治療方劑內可加菟絲子配狗脊。至于治療腎陰虛,則配熟地、山茱萸肉等。

        菟絲子

         

        2、治脾腎皆虛,表現有食欲不振、大便稀溏或泄瀉,用菟絲子取其有止瀉作用,常配蓮子、淮山藥、茯苓、黨參等。慢性腎炎屬脾腎皆虛者,常用菟絲子配覆盆子、狗脊、黨參、黃芪、何首烏、黃精、車前草、旱蓮草、炙甘草等。

        3、治腎虛胎動、先兆流產,取其有一定的補腎而安胎的作用,常配川續斷、桑寄生、杜仲等。治腎虛型月經不調,經量少,經期提前或推后,則用菟絲子、益母草八珍湯。

        4、用于眼科,主要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視蒙、眼花,配車前子、杞子、女貞子、桑椹子等,也可配腎氣丸。

        使用注意:菟絲子藥性較平和,較常與平補藥合用;虛寒病者服后覺大便通暢,但血虛火熱者服之反易致便秘。

        用量:6~18g。

        處方舉例:菟絲子丸:菟絲子、五味子、細辛、澤瀉各30g,茺蔚子(益母草的成熟種子)、熟地各60g,淮山藥45g,為丸,每服6g。

        注:

        1、全國絕大多數地區用小粒菟絲子,有些地區也同時使用大粒菟絲子,各隨地習。

        2、各地尚有將菟絲子用黃酒拌勻,煮至開花,再兌入面粉攪勻、攤開、切成小餅、曬干,稱“菟絲餅”作飲片者。

        標簽閱讀:菟絲子 補益藥 補陽藥

        用戶評論:

        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 - 補陽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