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濕氣?濕氣的具體表現癥狀?
中醫知識:
什么是濕氣?
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、缺乏運動的人,而同時他們又常常會因為濕氣重而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。
濕氣屬于中醫名詞,傳統醫學認為,夏秋之交熱而多雨,濕氣較重。如果人體內濕氣重,日常的表現是困倦欲睡,不想吃東西,面色蒼白,大便稀或者大便黏膩,有時候感覺皮膚有被蚤子叮著一般難受,癢癢的像撓癢,不過也快消退,因此,濕氣重是脾胃虛的癥狀。
體內濕氣多因喜食冷飲,貪吃生冷瓜果等寒涼之物,損傷人體陽氣所致。 在正常情況下,人體對于外界溫度、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,但有些人因體質、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,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,水分排不出去,因此影響健康。
去濕的方法可以多吃熱性的食物,例如姜、辣椒等,像薏米、茯苓、冬瓜、芡實等都是常用的去濕中藥,也可以用來做藥膳食用。
濕氣重的癥狀
體內濕氣過重,會讓人覺得困倦、身體四肢沉重、沒有食欲、手腳冰冷、皮膚起疹、臉上黏膩不舒服,頭發老是油油的,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,口腔癥狀比較明顯,舌苔白厚。
腸胃不佳、精神不振、四肢沉重、皮膚起疹子、雀斑加重這五種癥狀,是體內濕氣過重的最典型表現。
濕氣重的癥狀根據頭部、舌頭、皮膚、關節、大小便、精神狀態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癥狀,主要表現為頭暈腦脹、舌苔厚白、皮膚瘙癢、關節疼痛等,還感到困倦欲睡,不想吃東西。
濕氣重主要是脾虛的表現,濕氣重的癥狀主要有:
1、頭部:如果身體濕氣重,會出現頭部昏沉,頭昏腦漲,就像感受很沉重,十分不舒服。
2、舌頭: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,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。早上起來刷牙后,觀察自己的舌苔是否出現厚苔并且滑膩,如果是,則為濕氣重。正常生態位薄白苔。
3、皮膚:濕氣重的人,皮膚會感到癢癢的,像有蚤子在身體爬動一般難受,用手去抓癢,有紅色凸起,像被蚊子叮一樣。不過持續比較段時間就消失。
4、關節:當濕邪傷及到關節時,部分氣血運行不暢,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,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。
5、大小便:濕氣重的人,會有小便混濁、大便溏泄、婦女白帶過多、陰部瘙癢等癥狀。如果大便成形,濕氣重會使大便黏膩,很難沖干凈廁所,也需要多幾張手紙才擦干凈。
6、精神狀態: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,想長呼一口氣才舒服,身體特別疲乏,懶得活動,有頭昏腦漲之感,易困倦,記憶力減退。
7、胃口:濕氣重的人,胃口會受到影響,不想吃東西,食欲不好,出現胸悶腹脹,飯量少,還有口淡、口黏乏味、口渴卻不想飲水、倦怠乏力等氣虛、濕困的表現。
- ( 查看評論)